PE高填充造粒机的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,旨在将高比例填充剂(如碳酸钙、滑石粉)与PE树脂均匀混合并造粒。下面为你梳理其核心步骤、关键设备和一些工艺要点。
PE高填充造粒的典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:原料预处理与混合:
原料验收与检测:对PE树脂和填充剂(如碳酸钙、滑石粉)进行检验,确保关键指标(如熔体流动速率MFR)合格。- 填充剂表面处理:为改善填充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和分散性,常对填充剂(如碳酸钙)进行表面改性处理,例如采用双层活性处理技术。
- 干燥:若原料潮湿,需进行干燥。例如PE原料可在60-80℃的热风循环干燥机中处理2-4小时,以去除水分,防止加工时产生气泡或降解。
- 混合:将PE树脂、高比例填充剂(填充量可达50%-88%)及各类助剂按配方投入高速混合机(如高速搅拌机)中进行充分预混,确保均匀。
- 双阶挤出系统是常见配置:
- 第一阶 - 初步混炼塑化:通常采用密炼机或高速混合机,在高温、强剪切力下使物料初步塑化、均匀混合。
- 第二阶 - 均化与挤出:物料进入双螺杆挤出机(或单螺杆)进一步熔融、均化、分散。螺杆的剪切、挤压及外部加热(温度需精确控制,例如PE加工各段温度范围通常在160-200℃)使物料充分塑化。此阶段对填充物的分散效果至关重要。切粒:
- 模面热切(风冷或水冷):如风冷模面热切或水环切粒,切刀在模头表面直接切割熔体,颗粒随即被冷却介质(空气或水)冷却定型。风冷热切可使颗粒无需额外干燥。
- 拉条水冷切粒:挤出条状物先经水槽冷却固化,再通过切粒机切成颗粒。适用于填充量较低(如50%以下)的物料。
- 水下切粒:适用于高粘度物料,颗粒在水下直接切割并冷却,表面质量好。

高填充与分散性:专用设备和表面处理技术可实现50%-88% 的高填充比例,并通过强剪切和混炼确保填充剂在树脂中高度均匀分散,这是保证终制品性能的关键。
- 温度控制:从混合到挤出的各阶段,温度都需要精确控制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物料降解,温度过低则塑化不良,影响分散性和挤出稳定性。
- 切粒方式选择:切粒方式需根据物料特性(如粘度、填充量、冷固时间)选择。例如:
- 风冷模面热切:适用于PE、HDPE、高填充钙粉等,颗粒无需干燥。
- 水环切粒:适用于PP、PE、ABS等。
- 拉条水冷切:更通用,但可能效率较低,且需后续干燥。
- 水下切粒:适用于高粘度、特殊改性塑料,颗粒品质好。
- 自动化与质量控制:现代造粒生产线常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,实时监控温度、压力、转速等参数,确保稳定生产和产品质量。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质量检测体系(在线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合)非常重要。
PE高填充造粒机的工艺流程是一个集材料预处理、高效混合与分散、精密挤出塑化、成型切割及后处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。选择适宜的表面改性技术、双阶挤出配置以及匹配的切粒方式,并实施精确的工艺控制,是获得高质量、高填充PE母粒的关键。
高填充母粒造粒机 http://www.bbjd2008.bsjdl.com/
pe塑料造粒机 http://www.bbjd2000.bsjdl.com/
PE抗车辙剂颗粒 http://www.bbjd2029.bsjdl.com/